目前分類:借貸新聞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鉅亨網編譯郭照青

自川普贏得總統大選後,美元漲勢不斷,歐元則持續疲弱,這兩種貨幣形成了此消彼漲態勢。

自大選以來,美元上漲了 9%,報 0.96 歐元,創 2003 年以來高點。

此一趨勢帶來了平價預期,即 1 美元價值 1 歐元。上次這種情況出現,係在 2002 年。

Oxford 經濟公司分析師史雷特 (Adam Slater) 週四說,2017 年底便可能見到平價水準。另有分析師認為,該主要心理水準可能會更快來到。

史雷特說,此一匯率走勢,係由大西洋兩岸分歧的貨幣政策所推動。

美國聯準會 (Fed) 正在升息,因為美國經濟改善,預期物價上漲。而歐洲央行則擴大其振興計劃,維持利率於記錄低點,以支撐經濟,並推升通貨膨脹。

投資人總是被上升的利率與轉強的經濟所吸引,因為其貨幣的報酬率會較佳,美元正是因而上漲。歐洲則恰恰相反。

詩潔借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美國聯準會(Fed)今天宣布升息一碼(0.25個百分點),美元走強趨勢底定,全球金融版圖將再次挪移外,對台灣市井小民有哪些影響?要想保住資產,這些不可不知。

●存款利息變高

美國「升息」代表「存款能生出的利息變高」,預計明年開始,美國利率會慢慢走升,雖定存族利息不會馬上大增,在利率還有機會上升的條件下,「選機動利率」或「向短天期定存靠攏」是賺銀行利息的兩大原則。

不過,因為錢存起來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息,所以民眾可能會比較少花錢,國內商業景氣恐會受到影響。

●貸款負擔變重

雖然目前利率仍低,但升息畢竟會影響房貸、車貸及信用卡利率上揚,尤其,台灣人民的房貸占家庭所得比例很高,因此對背房貸的人來說,升息就有如惡夢一般,一年利息恐增加支出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,因此要思考提前還款的可能性。

●美元升亞幣貶

升息,是貨幣走強的訊號,也反映美國經濟復甦腳步穩健,全球資金都被吸引往美元資產挪移。換句話說,存款戶會把錢從其他利息較低的國家換成美元、移到美國當地的銀行。美元需求增加,進而推高匯率,想換美元就要快點出手,到美國當地旅遊可能也要多備點銀兩。

●進口商品變貴

日圓、韓元、新台幣等亞洲貨幣有可能再度引爆競貶戰,不過買入生產設備、原料都以美元計價,對公司經營會有更大挑戰。

另外,國際燃料價格上漲也可能帶動國內民生消費油、電、瓦斯,甚至名牌包、高級服飾都可能變貴。

●保險規劃停聽看

終身壽險、終身醫療險這些終身險,其實就是先把一大筆錢存在保險公司,而當時的利率越高,則保費會越便宜。另外,除了少數利率變動型的保單,在不影響保障的前提下,建議別在現在利率最低的時候去買保險,尤其是儲蓄險或固定利率的年金險,鎖住低利率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。

●新興市場有危機

美元走升,原本停在新興市場的資金將大量撤回美國,並導致新興巿場貨幣大貶;同時,這些國家也會因為美元升值而造成償債成本提高,未來將承受沉重的債務壓力,有新興市場基金部位的投資人可考慮贖回。

●大宗商品走跌、黃金越來越不值錢

美元強升後,將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蒙上陰影,包括原物料、礦產、金屬、能源價格未來走勢恐受壓抑。且市場資金可能從避險性質較高的黃金,轉向美元,黃金價格有可能進一步走跌。

●股票優於債券

高利率往往反映經濟成長動能強勁,股票可能會在升息循環中有理想表現,金融業等特定產業甚至可能會因此受益,且借錢出來買股票的成本變高了,所以熱錢會變少。

●台灣央行會跟進升息嗎?

台新投顧總經理黃文清表示,台灣景氣復甦動能沒有美國那麼強,2017年「經濟動能看起來沒有很強」。加上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,川普明年可能實施貿易保護主義,黃文清認為,央行會「停、看、聽」一下,預測「央行可能到了明年下半年,且在明年6月聯準會升息後,央行才有可能跟進」。

凱基投顧經理朱有志則表示,時間點很難講,不過,「央行是不可能再降息了。」

央行22日下午將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,市場預期,台灣沒有隨美國升息的條件,利率維持不動的機率較高。


詩潔借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擔心未來會成為『下流老人』嗎?」《今周刊》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,拿這個問題,去問了分散各年齡階層的1060位民眾,結果發現:年紀愈長,愈不怕成為下流老人,青壯世代,反而對於下流的命運更加惶恐。

根據年金改革委員會試算,以平均投資保薪資而言,年資滿35,勞退加勞保可月領24,000元至26,000元間,雙薪家庭,夫妻均有投保的話,則有50,000元左右。換言之,台灣雖深陷薪資低度成長泥淖,但絕大多數人圖個溫飽並不成問題,更何況我們還有健保制度。
 
面對老後,台灣人到底怕的是什麼?

根據《下流老人》提到,老貧的五大人生地雷分別是:為了照顧家人辭去工作,導致沒有收入;自己健康出問題,增加醫療花費;子女成為啃老族;熟年離婚;遭到詐騙損失金錢又身心俱疲。

這五大地雷中,最困擾40歲至50幾歲年齡層的上班族的「照顧長年臥病在床的父母」。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,台灣每年有高達13萬人(大多是中壯年人口)因照顧生病家人被迫離職,更有至少17萬人,因需長期照護家人而「減少工時、請假或彈性調整上班時間」。
 
以台灣1129萬就業人口計算,每年平均估計會有2.7%的人會踩到這顆地雷,且隨著年齡的增長,父母生病的機率愈高,也就愈有可能踩到這枚殺傷力極強的地雷。
 
關於這枚地雷的殺傷力,成立逾20年的家庭照護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有深刻體會,根據他們列管追蹤的案例統計,被照顧者平均需照顧期高達9.9年,每天平均照顧時間需13.6小時,負責照顧的家庭成員,更有高達2成得憂鬱症、6成5有憂鬱傾向、8成7罹患慢性精神衰弱。
 
「這群在家庭中最孝順乖巧的子女,下場卻往往卻悽涼!」若要降低這枚地雷的殺傷力,陳景寧建議必須回歸法律途徑:「遇到這個問題,應勇於開口與家人共同盤點被照顧者財力,與家庭成員商量分擔方式,一旦達成共識,切記做成書面文件,而且至少每半年或一年更新一次。」
 
除了提早因應父母老病的狀況外,面對自己未來的老病可能,也應利用退休前做好準備。據統計,台灣65歲以上,失能人數達49萬人,其中重度失能者達60,000人(指進食與如廁需他人協助),佔65歲人口數分別為16.7%與2%。就是你踩到「老病地雷」,造成老後財務風雲變色的機率。
 
《錢難賺,保險別亂買》一書作者朱國鳳指出,中風與失智所導致的失能是最常見的兩種老病情況,如果是中風與失智,醫療險、癌症險、意外險反而派不上用場,最能派上用場則以殘扶險、殘廢險及長照險。長照險因保費較貴,政府長照險政策也正在擬定之中,建議預算有限者,以前兩張保單為優先考量。
 
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,人愈活愈久是不爭的事實,問題是,很多人雖更長壽,錢卻無法長壽,反而隨著年齡愈花愈薄,這是日本即使擁有高儲蓄率,卻仍集體陷入下流老人恐慌的原因之一。
 
相對其他先進國家,日本是投資理財最保守的國家之一。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指出,日本家庭金融資產高達77%放在定存與保險,寧願把錢像是用鹽巴「醃起來」,存在利率僅有0.3%的銀行裡,也不敢拿來投資活化。而在台灣,青壯世代之所以恐老貧,其實也與「日本理財病」有高度關係。
 
《今周刊》多次的調查顯示,台灣青壯年世代投資理財主要以定存為主,儲蓄險其次,投資基金與股票的比重,遠低於50歲至60歲世代。然而,台灣股市現金股息平均殖利率高達4.5%,高居全球第3,在這片投資沃土上,外資勤於耕耘,本國青壯世代卻疏於播種,殊為可惜。
 
「戒掉日本理財病」,讓錢活起來,就是在遠離「下流老人」命運之後,進一步預約「上流老後」的關鍵功課。這門功課怎麼做?現年44歲,目前在私立大學擔任兼任老師Jim所設計出的「金字塔退休理財戰略」計算,金字塔分成三層,最底層為「基本生活層」,滿足夫妻倆退休基本開銷為每年40萬元,若夫妻兩人皆領有勞保、勞退年金,退休金即可支應這一層的需求。第二層為「寬裕生活層」,每年預算20萬元,每周可以上餐廳吃飯、每月來一場國內小旅行,為達到這個目標,在退休前要為這一層存到四百萬元。第三層為「夢想生活層」可用於國外旅遊或公益用途。這部分需要額外準備兩百萬元。夫妻倆為了打敗老貧生活,只要在退休前合力存6至8百萬元,就可過上流老後生活。


詩潔借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